中国工厂价格正在下降:如何获得自己的工厂
中国工厂的困境
路透社新闻在《中国价格暴跌将一些出口商推向绝境》一文中报道了我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制造业律师们已经看到的一些情况。绝望的中国工厂正在降价,而大多数中国工厂现在都很绝望。我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制造业律师观察到了与上述发现一致的趋势:大量中国工厂正在降价以保持竞争力。这一现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更广泛的紧迫感。例如,请参阅《国会山报》和《金融时报》今天的报道:《经济 面临更大压力,中国物价下跌》和《经济步履蹒跚,中国向世界输出通货紧缩》。
驾驭中国产品价格谈判
每家中国工厂的情况都很糟糕吗?并不是所有的。但是,相当多的中国工厂发现自己不得不通过谈判来降低价格,我们许多从中国工厂采购产品的客户已经通过谈判大幅降低了产品成本。这一成功率突出表明,中国制造商普遍愿意调整价格,这反映了日益严峻的经济环境压力和他们自身的绝望。
中国产品价格已连续 15 个月下跌
路透社的文章指出中国的 "生产者价格已经连续 15 个月下跌,利润率被压得很低,以至于工业产出和工作岗位现在都面临风险,并加剧了中国的经济困境,其中包括房地产危机和债务紧缩。毋庸置疑,中国经济正深陷困境,失业率居高不下且仍在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每当经济疲软时,中国共产党就会采取一贯的做法:增加对中国制造商的补贴,让他们能够继续经营,避免解雇员工。
但是,随着外国产品买家越来越容易将其产品采购转移到中国境外,中国工厂也越来越多地将其生产转移到中国境外,中国政府的补贴以及这些补贴所允许的价格下降幅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
我们有客户通过建议增加采购量或延长合同期限,成功地与中国供应商谈成了 25% 或更多的折扣。我们也有客户无条件地获得了大幅降价,中国制造商很快就同意降价 10%至 20%,而无需额外承诺。
与中国工厂谈判产品价格的风险
路透社的这篇文章以一家中国制造商的故事为开头,这家制造商降价到了每次销售都会亏损的地步,但这样做是为了避免立即关闭公司并解雇所有员工。这家中国制造商之所以选择亏本销售,很可能是因为它相信中共会继续增加补贴,直到它能够再次盈利。
据路透社报道,这正是我们的中国制造业律师在中国所看到的:
他说:"公司削减产品价格,然后削减员工工资。然后消费者就不买了--这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他说。去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下降了2.3%,加上受COVID影响的2022年下降了4%。一项官方调查显示,1月份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四个月萎缩,出口订单连续第十个月萎缩。
对于林(一位中国工厂主)来说,这意味着他的客户下达的 150 万美元订单比去年的类似订单低 25%。比生产成本低 10%"。
中国的绝望价格
请想一想上述情况。外国产品买家能够以 150 万美元的价格买到中国制造商生产成本为 165 万美元的产品。换句话说,它能以低于中国工厂生产成本的价格从中国制造商那里买到产品。几十年来,来自中国的低价一直被称为 "中国价格",但我们应该如何称呼低于产品制造成本的产品价格呢?我开始称之为 "中国绝望价格"。
现在是降低中国产品成本的时候了
如果你觉得你的中国工厂也该降价了,我只能说,是啊。
但与中国工厂谈判低价存在风险
与您的中国制造伙伴谈判低价时,您必须小心谨慎。中国工厂主感受到了客户流失到其他国家的压力,他们对外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变得越来越谨慎。如果不降低价格,任何可能将业务转移到其他国家的暗示都会使您的运营面临风险。
如果您向中国工厂发出最后通牒,例如坚持降价 40% 或威胁要到其他地方开展业务,您可能会引发中国工厂的破坏性反应。中国工厂担心失去更多业务,可能会将此理解为您已经在离开中国的路上,这可能会使你们的关系和谈判复杂化。
在《如何安全地将制造业迁出中国》一文中,我们提到了当外国公司计划离开中国时,它们通常会面临的风险:
尽管中国看似安全,但在中国的商业交易中,我们不应排除发生暴力的可能性。我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帮助十几家外国公司摆脱了暴力威胁或暴力事件的困扰。我们告诉客户,如果他们欠了一家中国公司的钱,或者与中国的任何人(合作伙伴、员工等)发生了任何形式的纠纷,他们应该避免在任何地方会面讨论纠纷/问题,除非是在白天一个中立的、非常公开的场所,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只要该纠纷可能悬而未决,他们就不应该去中国或留在中国。
同样,我们也撰写了大量文章,说明为什么必须计划终止中国供应商。所谓 "计划",是指在你采取任何可能会让中国供应商知道你计划在其他地方开始生产的行动之前,确保你已经拿到了模具和所有已付款的产品。
中国制造商通常会对停止向其购买产品的外国产品买家进行报复。因此,我们要求客户在暗示停止与现有中国供应商的生产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新的供应商。
我们的中国制造业律师曾多次遇到以下情况:
- 外国公司告诉其中国制造商,它将停止使用该公司进行生产。然后,中国制造商保留了外国公司的所有工具和模具,并声称自己拥有这些工具和模具。 预防技巧: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在中国制造商察觉到你将继续生产之前,与你的中国制造商签订一份协议,明确说明你拥有这些工具和模具。有关模具协议重要性的更多信息,请查阅《中国模具所有权和保护协议的重要性》。
- 美国公司寻求降价,并告诉其中国制造商,如果不能降价,将考虑把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和泰国。美国公司最终得知,中国有人在墨西哥和泰国将其品牌名称和徽标注册为商标。美国公司再也无法在墨西哥或泰国生产带有自己品牌名称和标识的产品。预防技巧: 防止这种情况的方法是,在别人知道你可能会在这些国家生产之前,在你要转移生产的国家注册你的品牌名称和徽标。你甚至可以考虑用一个公司名称进行这些注册,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知道你计划离开中国。
- 美国公司在告知其中国制造商,由于需要更大的生产能力,需要增加一家制造商后,找到了我们。中国制造商回应说:"我们拥有你们产品的中国商标和产品设计的中国专利,如果中国有其他人试图生产你们的产品,我们将申请禁令阻止他们这样做,并申请另一项禁令阻止你们的任何产品离开中国。六起诉讼之后,交战双方达成了和解。预防技巧:有关如何防止这种情况,请参阅《中国商标》:在做任何其他事情之前注册您的商标。
- 外国公司告诉其中国制造商,由于关税原因,它正在考虑将生产迁出中国。然后,中国制造商说,由于外国制造商逾期付款并拖欠数十万美元,它将不再发运任何产品,但这些都不是事实。中国制造商向Sinosure(中国政府拥有的出口保险公司)举报外国制造商,Sinosure 随即停止为该外国公司的任何产品销售提供保险。被列入 Sinosure 声名狼藉的黑名单后,这家外国公司就不能再从中国任何人那里赊购产品,甚至不能从越南、墨西哥或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中国公司那里购买产品。向 Sinosure 求助很常见,我们律师事务所在 2023 年处理的 Sinosure 案件大约是之前任何一年的三倍。预防技巧: 在开始谈判降低产品制造价格之前,书面澄清您对中国公司的欠款或可能欠款。
中国工厂谈判的大背景
要应对与中国制造商谈判降价的复杂局面,需要了解更广泛的背景。上述有关追债和人质事件的报道表明,只要有风吹草动,外国公司就会考虑脱离其中国合作伙伴或完全撤出中国,从而引发连锁反应。
突然之间,你可能会发现自己面临着意想不到的索赔:税务机关突然向你提出征税,工厂声称你欠他们的比预期的要多,你发现你的知识产权被盗,你的产品无法离开中国,和/或你收到了材料或服务(如模具、工具或设计工作)的发票,而你本以为这些费用已经支付。我个人最喜欢的情况是,中国工厂索要 80 万美元,声称你欠它三年前就同意注销的不良产品货款。
如何安全地与中国工厂谈判降低价格
在与中国工厂讨论定价问题时,您需要制定战略计划,进行外交沟通,并为中国工厂可能认为与贵公司的业务关系已经结束而提出的任何潜在财务或其他索赔做好准备。
当我们的客户去找中国供应商谈判降低价格时,至少有百分之十的情况是,中国供应商会说 "我们已经不为你们生产了。我们不再需要你们了。我们现在直接销售我们自己的产品(实际上是你们的产品)"。
为了先发制人地应对这种情况,特别是像要求降低价格这样看似简单的情况,以下是一些需要考虑的战略步骤:
- 确保在进行定价讨论时,贵公司没有任何代表在中国。
- 在提出降价的话题之前,要确保知识产权和实物资产的安全,包括模具、工具和任何已付款的产品。此举是为了保护你的资源,避免供应商在怀疑你的生产战略发生变化时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您还应利用现有的良好关系,获得所有未付余额的确认。
- 积极主动地寻找替代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关系,最好是在不同的地区,以便在必要时能迅速介入并提高产量。这样就能确保在与现有供应商的谈判出现问题时,不会出现没有产品供应的情况。
总结
中国绝情价 "为外国公司提供了一个重新谈判条款并获得更低价格的独特机会。然而,这种机会也有其注意事项。与中国公司成功谈判的道路总是充满风险,从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紧张,到一些工厂面对其业务所面临的威胁而采取极端措施,不一而足。因此,在与中国制造商重新谈判价格/合同时必须小心谨慎,既要坚定地追求更好的条件,又要对这些工厂所处的更广泛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保持敏感。
这种平衡不仅仅是一个外交谈判问题,而是一种战略需要。我在这篇文章中引用的故事和例子强调了这些谈判中涉及的实际风险,从人质危机到供应商的报复行动。它们提醒我们,除了降低成本这一直接目标外,保持稳定、可靠的供应链也是当务之急。
因此,在考虑利用这一时机重新谈判制造成本时,请牢记规划、外交和战略远见的重要性。确保您的知识产权和资产安全,探索替代供应方案,在谈判时清楚地了解您的优势和降价要求可能带来的后果。这样做,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实现长期稳定和成功的生产经营。
尽管 "中国绝望价格 "的诱惑力毋庸置疑,但如何明智地抓住这一机遇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以上概述的战略步骤不仅仅是建议,对于任何希望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制造业世界中茁壮成长的公司来说,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