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与中国打交道时的最佳做法

最近,我参加了一场演讲,一些高管与我分享了科技公司在与中国乃至全球打交道时的最佳实践。这些公司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毫不奇怪,他们发现中国市场更加难以应对。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建议,以及我从法律角度提出的看法。

尽量待在家里

科技公司在与中国打交道并考虑走向国际市场时,首要的最佳做法是尽量留在国内。在本国市场证明自己的产品,然后在本国安全的环境中获取客户。由于种种原因,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尤其如此(参见此处此处)。长城防火墙几乎坚不可摧,但能否成功获取中国用户取决于技术类型和行业类型。

包括科技公司在内的许多公司都热衷于开展国际业务。在我的家乡犹他州尤其如此,但几十年来美国也是如此。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诱惑力往往在于宽松的法规和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国家往往蕴含着中产阶级崛起的希望,他们渴望获得符合西方质量标准的商品和服务。

市场困难但具有吸引力

中国以前符合所有这些类别,但政府继续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监管。与那些拥有更有利的监管环境和优于零容忍政策的低成本国家相比,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中国仍然拥有庞大的中产阶级,约有 7.07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以上。这几乎是欧盟人口的两倍,也是目前美国人口的两倍。这对希望在中国或与中国开展业务的科技公司极具吸引力。与传统产品和服务相比,技术的国际扩张速度要快得多。根据我的经验,科技公司在与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打交道时,往往愿意忽略最佳实践,因为他们有 "失败得快,失败得便宜 "的心态。这不一定是一种不好的扩张方式,但法律战略很少成为早期讨论的一部分。

去有共同语言或文化的地方

科技公司与中国和其他国际市场打交道时的第二个最佳实践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在涉及共同语言或文化时。英语使用者占多数的美国科技公司可能会去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欧盟、新加坡、马来西亚、讲英语的非洲和中东。那些西班牙文化浓厚的公司可能会把目光投向西班牙和拉丁美洲。法国文化浓厚的科技公司可能会去魁北克、法国和非洲法语区。拥有浓厚中国文化的公司可能会将目光投向香港、台湾或中国大陆。

这些公司中的任何一家都可以将其母国的侨民亲和团体作为进入国际市场的跳板。在我们的全球法律与商业播客中,不止一位专家嘉宾提到过这一策略。有了共同语言,合同关系中的模糊之处就会减少,从而大大简化法律运作。

先为全球市场打造产品

第三,一些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的公司仍然希望简单快速地打造适合本国市场的产品,这也是 "快速失败、低成本失败 "的方法。这些技术高管在分享他们的最佳实践时建议,首先为全球市场打造产品,然后再根据每个市场的情况进行调整。在中国,这可能意味着要进行重大的技术修改,因此大多数科技公司都希望尽早考虑中国市场。不为单一的客户体验或客户群打造产品,就需要对文化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这就引出了下一个最佳实践。

在新的国际市场进行首次招聘

我们已经撰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雇佣合同和情景的博客文章。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招聘绝非易事,即使在美国相对友好的商业环境中也是如此。这些技术高管建议首先招聘产品人员,而且通常是从国内竞争对手那里招聘。你的产品人员将帮助产品的用户界面/用户体验本地化。他们会知道你的竞争对手在做什么。您应始终注意潜在员工可能受到的商业机密法和雇佣合同义务的影响。

如果您的产品已经准备就绪,那么您可能想继续聘用国内营销人员。这可能看起来像雇佣协议,但往往首先是某种类型的独立承包商。从劳动法的角度来看,雇用拥有自己商业实体的独资经营者通常是最安全的。但从商业成功的角度来看,您可能希望从竞争对手那里聘用员工。

印度排列组合

尽管中国和印度在人口、科技工作者和科技消费者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印度不是中国。科技高管们建议,在印度,你需要聘请一位强有力的、经验丰富的当地领导,而不是从本土市场调来一位高管。否则,你可能会发现很难建立一个功能齐全的团队,而印度人希望感觉自己是团队中百分之百的一员。此外,请记住,印度员工在离职前必须提前三个月通知雇主,这就给了雇主很长的时间与有前途的员工重新谈判雇佣条件。

中国仍将面临严峻考验

其中一家科技公司花了十年时间试图在中国取得成功,但最终屈服于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他们还因为试图与中国的合资伙伴合作,结果被这些伙伴压低了其他国际业务的价格,而被烧得精光。我把这直接归咎于科技公司误解了他们的中国合作伙伴遵守或执行法律的动机。

中国消费者喜欢全封闭的科技平台,而政府不喜欢外资科技平台,尤其不喜欢全封闭的外资科技平台。中国的数据隐私问题日益严重,对数字服务征税和普遍的不均衡征税都会给外国科技公司带来问题。

这些科技公司在与中国和国际商业市场打交道时的最佳实践并非详尽无遗,但它们都来自于两位经验丰富的科技公司高管,他们所在的公司在国际商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

你学到了什么?

阅读更多

中国商务,国际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