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中国不断上升的风险

早在 2012 年,我就为《华尔街日报》写过一篇文章,题为《中国经济放缓与美国企业》:几乎没有一个星期不在抱怨付款问题或债务人破产。

2014 年,我曾为《福布斯》杂志撰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题为《企业应如何应对中国经济放缓》。我用以下一段话总结了那篇文章:

关键是要未雨绸缪。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家中国公司倒闭的不利境地,事后通常没有任何补救办法。在中国,破产通常是公司半夜停业,老板逃到另一个城市。企业要度过中国经济放缓的关键在于返璞归真。重新思考贵公司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以及这将如何影响决策者的意见。注重严格遵守法规,重新关注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尽职调查。最重要的是,任何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都不应轻率地认为经济放缓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中国经济至少目前还不错,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讨论这两篇文章呢?因为我们的中国律师越来越多地听到客户与中国同行之间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中国经济下滑造成的,也可能不是,但它们正在发生,而且感觉就像它们通常发生的那样,归根结底是经济原因造成的。我的意思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许多中国公司最近都在经历艰难的时期,它们不得不面对日益严苛和干预性强的政府,COVID 的重新抬头对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物流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而外国公司(尤其是那些将产品运往美国的公司)在 COVID 之后也在大力推动其供应链从中国向多元化发展。

所有这些都对中国企业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像以前的中国经济放缓一样,使以前的经济放缓成为一个很好的路线图,让我们可以从今天发生的事情中期待什么,以及企业应该如何应对。最好的假设是,中国政府将通过努力改善社会和谐来应对当前的经济放缓,甚至比努力改善微观和宏观经济数据更甚。

我们的所见所闻也证明了这一点,尤其是中国政府在努力扑灭冠状病毒方面所做的努力远远超过了在努力解决由 COVID 引起的物流问题方面所做的努力。

中国将其公民的满意度放在首位的必然结果是,中国将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国公司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就像中国(以及几乎所有其他国家)在困难时期一贯采取的做法一样。外国企业和外国人所做的一切都将受到更严格的审查。对于资金雄厚、无污染的外国公司来说,获得在华经营许可从未像现在这样容易。相反,对于那些污染环境、低工资或不打算雇用中国员工的外国公司来说,要想进入中国市场则是前所未有的艰难。对于为中国公司工作的外国人来说,情况也是前所未有的严峻。我们的中国律师以前从未收到过如此多的外国人电子邮件,他们在被解雇或希望辞职后寻求法律建议。

在制造业方面,如果你的工厂生产的产品与泰国、越南、台湾或墨西哥竞争,那么你的中国工厂出现问题的几率就会大大高于在中国以外几乎没有竞争的工厂。在纺织、服装、制鞋、低端电子产品和玩具等低技术含量、低工资行业与中国公司有业务往来的外国公司应该提高警惕,如果他们还没有开始到其他地方采购产品,那么现在就应该开始了。请参阅我们的一位中国制造业律师本周早些时候撰写的《中国制造商尽职调查的即时重要性》。

我们的国际诉讼律师也接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的咨询,这些公司已经为产品支付了款项,但付款的公司已经不复存在。有时,中国公司仍然存在,但它需要美国公司 "更多的钱 "来购买它已承诺生产的产品的原材料。不合标准产品的投诉也大幅增加。

如果您在中国开展业务,就必须了解您所在行业在中国发生的情况。这可能意味着要派你信任的人去你在中国的工厂、仓库或办公室,寻找公司陷入困境的警示信号。我知道通过 COVID 几乎不可能进入中国,但如果你在中国有自己的员工,现在正是派遣他们的好时机。或者,这可能意味着要为在中国的业务或交易购买保险。

关键是要未雨绸缪。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一家中国公司倒闭的不利境地,事后通常没有补救办法。最重要的是,任何在中国开展业务或与中国开展业务的公司都不应轻率地认为自己不会受到影响。

更新:今天早上我已经收到了一位客户的电子邮件,其中附有《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中国经济闪现疲软迹象:6月份,工厂扩张放缓,服务业疲软,因为Covid-19疫情的爆发抑制了消费者的情绪。邮件中说,当这个人第一次读到上面的帖子时,他认为我对 "中国的形势 "过于悲观,但就在他读到这篇帖子之后,他看到了《华尔街日报》的这篇文章,谈到了中国当前的经济疲软/风险,而且他得知他公司最近的 "大订单 "由于 "尚不清楚的原因 "被推迟了。

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

阅读更多

中国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