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法律咨询成本高昂:为什么人工智能、论坛和博客不适合你的国际商务律师

“免费”法律咨询成本高昂:为什么人工智能、论坛和博客不适合你的国际商务律师

几年前,一家加拿大公司惊慌失措地给我打电话。中国当局刚刚突击搜查了他们的办公室,关闭了他们的生产工厂,并拘留了他们的总经理进行问话。

原因何在?他们听取了一个商业论坛的“法律建议”,该论坛声称,如果外国公司通过香港“妥善”构建业务架构,无需设立外商独资企业,即可在中国合法运营。这项建议完全错误,导致他们停业六个月,损失了数十万美元的欠税、利息和罚款,以及巨额律师费。这几乎毁了他们的生意。

幸运的是,我们成功说服中国当局,该公司犯了一个真正的错误,而非故意为之,因此没有人因此入狱。请参阅“在中国开展业务(无需外商独资企业):被告能否出庭?”

每隔几个月,就会有人联系我们,因为他们听从了在网上找到的“法律建议”。这些建议的来源多种多样,从Reddit、领英到微信论坛,甚至越来越多地来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这些建议听起来很权威,但实际上完全错误。

我们如此频繁地重复我们的免责声明,以至于它几乎成了自动生成的:“本网站仅提供一般信息。它不构成或包含正式的法律建议或法律服务的邀请。”

尽管有这些明确的警告,快速答案的诱惑仍然存在,有时甚至会导致人们误解我们自己的内容。

当在线研究出错时

1. 我们自己的博客被错误引用

有人曾给我发邮件,说微信上有人声称我们的博客说外国人必须向中国政府提交一份特定的表格。我们从来没有写过这样的东西,而且事实证明这份表格根本就不存在。我看了论坛,确信有人在推销这份假表格,然后收取750美元的填写费,却从来不填写。

人们会浏览帖子,误解细微差别,或者把泛泛而谈的指导当成真理。代价是什么?数十万美元——有时甚至会造成企业损失。

2. 当我差点犯错(并最终以正确的方式改正)

未经证实的信息所带来的危险并不只存在于企业主身上;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律师也可能因为过度依赖一般的在线研究而成为受害者。

为了与我们的西班牙律师更紧密地合作,我搬到西班牙待了一年,期间聘请了一位顶尖的西班牙移民律师。她只用了一个小时就纠正了我研究中10%的错误——这些细节可能会导致我被驱逐出境——并且利用我法学院的关系,让我免去了在领事馆长达两个月的等待。

教训是:经验和人脉很重要。即使是专家也需要专家。

为什么国际法需要法律专业知识和经验

在任何国家,处理法律问题都需要谨慎。但跨境会带来成倍的复杂性,尤其是在中国、墨西哥、越南或哥伦比亚等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这使得在线咨询尤为危险。

原因如下:

1. 法律高度本地化

在深圳,制造商合法的经营方式在青岛可能被禁止。墨西哥的联邦法律看似清晰明确,但州和市的法律则略有不同。越南的国家法规在不同省份的解读也有所不同。

在许多新兴市场中,超本地化规则及其执行可以成就或破坏你的战略。

2. 法律≠执法

即使国家法律明确,地方执法也往往不明确。

  • 中国:知识产权法在95%的时间里都得到执行。但那最后5%呢?如果你的知识产权具有政治或战略敏感性,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
  • 墨西哥:地方政府官员对环境法的解读方式可能与联邦政府不同。一家制造商因完全依赖国家指导方针而损失了8万美元。
  • 越南:一家公司因“合规”的雇佣合同而被罚款 45,000 美元,原因是当地的解释不同。
  • 哥伦比亚:腐败并未消失——非正式的地方系统甚至可能破坏最精心研究的战略。

我们定期与当地政府官员确认法律解释——并非因为我们不信任法律,而是因为我们信任现实。在一些国家,我们会聘请我们熟悉且信任的当地律师来确认法律解释。

3. 法律在翻译中迷失

谷歌翻译根本不懂合同中哪些内容重要。即使是专业翻译的法律条文也可能存在误导。它们通常技术上是正确的,但足以让你陷入麻烦。

即使法律翻译质量高也不够——因为法律裁决往往取决于地方法规、行政解释和不成文惯例。正因如此,我们的中国律师只使用中文原文,并经常直接与政府官员沟通,以明确法规的实际执行情况。请参阅《为什么中国法律的英文翻译并非良策》

4. 形式重于实质

在许多国家,过程比目的更重要。

  • 一位中国客户运送了价值500万美元的设备,原以为这些设备会计入其注册资本。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事先没有获得批准。唯一的解决办法是向其中国业务额外注资200万美元。
  • 在墨西哥,发票格式不当(即使合法)也可能被取消税收抵扣资格。一家公司在损失了7.5万美元后找到了我们。
  • 在越南,一家制造商提交许可证的顺序错误。这个“小”错误导致了8个月的延误和20万美元的成本。

“合法”的事情并不总是有效的。

5. 一刀切陷阱

互联网喜欢用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以中国 NNN 协议为例——我们 20 年前率先推出的这项合同,如今已在网上被推广为通用解决方案。大约一半申请这些协议的公司实际上并不需要。有时,没有协议比这更好,或者有更具成本效益的替代方案。

更糟糕的是,草拟不当的NNN协议可能会对公司造成实质性损害。我们见过一些合同中包含一些条款,这些条款使得协议几乎无法执行,或者会潜移默化地削弱外国公司保护其知识产权的能力。我们甚至怀疑,一些受雇于外国公司的中国“律师”会秘密收受中国律师的报酬,故意起草有利于中方的协议。请参阅《中国合同起草骗局:愈演愈烈》

但“互联网这么说”仍然在推动着决策——往往带来的风险大于保护。

人工智能:法律虚假信息的新前沿

人工智能可能是您最喜欢的研究助理,但它却是一个危险且不可靠的法律顾问。

以下是人工智能经常失败的原因以及其对现实世界造成的后果。

1. 幻觉中的法律指导

人工智能可以自信地编造根本不存在的法律、法规和案例。一半情况下,它会对法律判决进行逆向解读。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公司完全基于人工智能的建议制定战略,而这些建议显然是违法的。

2. 语境盲区

人工智能无法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它不知道你的项目是否位于经济特区,你的产品是否具有政治敏感性,是否存在你有资格利用的监管漏洞,或者你是否完全问错了问题。很多时候,它都会自信地回答你的问题,即使你应该问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一家公司向AI咨询能否在中国成立一家物流公司。AI自信满满地回答“可以”,并详细说明了相关情况。我们的中国律师立即抓住了问题所在:物流是一个受限制的行业,需要中国合作伙伴和政府批准。他们最终选择放弃在中国的计划。

3. 人工智能没有提出正确的问题

优秀的律师会审问你的事实。而人工智能则不会。

一位客户听取了 AI 关于越南劳动法的“完美”建议,但几个月后才发现,他们的经济特区有完全不同的规定。

4. 过时的自信

人工智能的更新速度取决于其训练数据。但法律却瞬息万变。

不良在线法律建议的警告信号

在依赖任何在线法律信息之前,请注意以下危险信号:

  • 针对特定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
  • 没有发布日期或内容过时。
  • 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的修复。
  • 匿名来源或不明确的凭证。
  • 据称,通用策略在任何地方都有效。

底线:使用互联网——但要知道它的局限性

在线研究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不是止步于此。

互联网有利于:

  • 了解一般法律框架。
  • 学习法律术语。
  • 识别总体风险。
  • 准备与您的律师进行知情讨论。

聘请律师来处理以下事宜:

  • 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
  • 解释法律的意图与实践。
  • 做出涉及金钱、风险或合规性的决策。

是的,即使信息看似可信,即使听起来像是我们说的,或者确实是我们说的,这也适用。请记住:本博客中的信息仅供一般教育之用,不构成法律建议。

为什么律师需要律师

我至少参与过十几起国际破产案件,目前正与我们一位破产律师合作处理其中一起。这说明我比95%从事破产法的律师了解得更多。但跟从事破产法的人比起来呢?我的了解还不到99.9%。

我们在国际离婚、跨境信托及遗产诉讼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我们绝不会接手普通的离婚或遗产诉讼案件——因为我们没有资质处理这类案件。这并非因为我们不懂法律,而是因为法律的细微之处、策略和判断力都源于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经验。

即使是律师也会聘请执业领域以外的专家。在下一次国际扩张之前,不妨问问自己:为了省下几笔律师费,真的值得冒着整个公司的风险吗?

利用在线研究获取信息。聘请合格的律师获得保护。

查看我们的中国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