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制止和预防采购代理欺骗行为
一家美国家居用品公司最近发现,由于一家冒充工厂的采购代理,他们在三年内多支付了 240 万美元。
他们原以为是直接与一家值得信赖的海外制造商合作。
他们没有。
相反,他们支付给采购代理的价格比直接出厂价高出近 40%,而且还要面对采购代理的欺诈行为--华而不实的网站、虚假的工厂所有权声明以及精心打造的合法形象。
直到最近一批货物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他们才找到我们。原来,采购代理悄悄换成了一家较低级别的制造商,以保持自己的利润率,而客户却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种制造代理骗局并不罕见;我所在律师事务所的国际制造业律师每年至少会发现 5-10 起此类案件。
采购代理欺诈是全球制造业中成本最高、最不为人所知的威胁之一。这篇文章概述了与欺骗性代理合作的财务、法律和战略风险,并为您提供了检测、预防和从这些影响巨大的骗局中恢复的工具。
这篇文章针对的是谎称自己是制造商的欺诈性采购代理,以及在佣金问题上严重撒谎的知名采购代理。这与提供有价值服务和诚实定价的合法、透明的采购代理无关。
采购代理欺诈的隐性成本
采购代理欺诈极大地侵蚀了利润空间,削弱了竞争优势。欺骗性加价通常在 30% 至 40% 之间。如果再加上现有的关税(经常超过虚增发票价值的 50%),那么与直接从工厂采购相比,这种定价结构可能会使实际货物成本增加一倍以上。
例如,一份价值 100 万美元的订单通过欺诈性采购代理以 40% 的加价成交,这意味着工厂只能获得 60 万美元。然而,关税是按照 100 万美元的发票金额计算的,而不是工厂的真实成本。中国的平均关税约为 55%,这就增加了约 22 万美元的关税,使总损失超过 62 万美元。这些资本不是流向了商品或增值服务,而是流向了欺诈和虚假陈述。
我们的调查始终显示,代理商的加价幅度在 40% 左右,欺诈和关税效应导致总成本几乎是合法定价的两倍。这不仅仅是利润减少的问题,也是在全球市场上保持竞争力的问题,因为其他公司可能会以干净、合法的方式进行采购。
这种经济损失导致寻求我们帮助制定关税削减战略的客户激增。正如《合法规避当前和未来美国关税的指南》一书中所详述的,我们的关税减免工作通常要求我们剖析制造商的成本结构,将适用关税的费用与不适用关税的费用区分开来。但这一过程取决于一个关键步骤:确认 "卖方 "实际上是一家真正的中国制造商。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而这一发现往往会改变一切。
欺诈性采购代理如何伪造工厂所有权
不诚实的采购代理商已将欺骗性的工厂验证技术运用得炉火纯青。他们口口声声说 "我们的工厂"、"我们的生产线 "和 "我们的质量控制团队",而实际上他们只是在家经营的经纪人,除了一把 10 美元的折叠椅、一张 20 美元的桌子和一台三年前的电脑外,没有任何资产。
成熟的采购代理商将
- 向您展示谷歌街景中的工厂照片
- 陪同您参观精心安排的 "工厂"
- 提供地址相符的假营业执照
- 使用带有工厂名称的专业电子邮件签名
- 为自己的 "制造业传统 "精心设计背景故事
采购代理欺骗行为的五个真实案例
以下案例均为我们的国际制造业律师参与的真实案例。只是对事实进行了改动,以至于无法确定当事人。
这些案例说明了采购代理的欺骗手段有多么高明,破坏力有多大,也说明了公司在跳过或拖延尽职调查时所面临的一系列代价高昂的后果。
案例 1:消失的越南玩具制造商
一家美国玩具公司向一家越南 "制造商 "支付了 200 万美元,这家公司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资质和光鲜亮丽的网站。这家美国公司从未收到过一件产品。我们的调查显示,只有一名顾问在香港的一个联合办公空间里工作。由于无法确定是否能收到任何判决,我们的客户选择不进行任何索赔。
案例 2:圣诞灯饰灾难
一家美国零售商遇到了严重的麻烦,原定于 5 月份交货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圣诞灯订单直到 11 月份才到货,错过了假期销售旺季的大部分时间。
我们的调查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核心:一家采购代理拖欠了实际制造商一大笔钱。由于工厂没有收到货款,因此扣留了货物。
为了及时发售产品,零售商不得不直接向制造商付款。虽然工厂的价格比代理商的价格低了近 50%,但客户最终还是不得不为同一订单支付两次费用。
案例 3:鞋子质量噩梦
一家欧洲公司在拒收一批次品鞋并扣留货款后,得到了代价高昂的教训。他们很快就被起诉了,起诉他们的不是生产问题货物的工厂,而是与他们签订合同的采购代理。该代理商的协议中包含一项条款,保证无论产品质量如何都会付款。
由于该公司与制造商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也没有明确的法律途径追究工厂的责任,他们发现自己的选择很有限。与此同时,采购代理商却受到合同保护。最后,该公司被迫和解,为卖不出去的鞋子支付了原始发票金额的大约 80%。
这一案例强调了彻底审查采购代理合同并确保在出现缺陷或不履约的情况下直接向制造商追索的重要性。
案例 4:中国知识产权盗窃双簧
一家美国体育用品公司与一家在中国生产的 "制造商 "合作。结果发现该制造商是一家采购代理商,他为该体育用品公司的原始设计申请了专利,并开始独立销售。这导致在三个不同的司法管辖区发生了六起不同的诉讼,损失达数百万美元。
案例 5:"中国代理佣金 "谎言
一家欧洲电子公司发现了由其中国采购代理策划的一起重大欺诈案。虽然该代理商声称只收取 5%的佣金,但他们却暗中将产品价格抬高了 35%,并直接从工厂额外收取 10-15% 的回扣。当一张内部发票被错误地转发给客户时,这一阴谋才被揭露。
在我们公司的支持下,该公司对采购代理商提起了诉讼。虽然法律诉讼还在进行中,但他们已经成功地转向直接从制造商处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采购--消除了隐藏的加价和回扣。
采购代理欺诈的法律风险
大多数采购代理欺诈行为的核心是一种法律结构,其目的是让您暴露在风险之中。以下是最常见的风险。
- 假合同或空壳合同:协议往往是与实际上并不生产任何产品的实体签订的,因此执行起来毫无意义。
- 无知识产权控制: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通常是以代理商的名义注册的,而不是以你的名义,这使得你很难甚至不可能使用或保护自己的设计。
- 没有法律追索权:当合作关系失败时,你没有办法从实际工作的工厂那里挽回损失。
- 司法陷阱:欺诈代理人操纵诉讼地和管辖法律,以阻止执行或拖延诉讼。
- 跨境复杂性:跨司法管辖区的诉讼变得昂贵、缓慢且不确定--尤其是当资产被隐藏或消散时。
当你在没有核实对方真实身份的情况下签署合同时,你不仅是在浪费金钱,也是在放弃自己的法律保护。在给中国的任何人汇款之前,请先做好尽职调查。
如何验证海外制造商:完整的尽职调查协议
上述每个案例研究都有一个致命缺陷:尽职调查不充分。尽职调查过程通常需要四个基本步骤:
1.保护的四大支柱:
- 核实一切:营业执照、所有权结构和运营能力
- 亲自访问:实体设施检查无例外
- 直接签订合同:确保协议是与生产实体而非中介签订的
- 持续监控:定期审计和关系审查
不要让令人印象深刻的网站或口若悬河的代表取代严格的尽职调查。
2.12 个警示采购代理欺诈的红旗
即使是最精明的采购代理骗局,也往往会留下一些警示标志。如果你知道要注意什么,你就能在欺骗耗尽你的利润或让你陷入糟糕的交易之前及早发现。以下是我们的国际制造业律师在欺诈案件和失败的供应商关系中屡见不鲜的警示信号。如果您注意到其中的哪怕几个,就应该开始提出尖锐的问题。
a.主要红旗:
- 拒绝不定期参观工厂
- 营业执照和发票实体不匹配
- 不愿提供工厂的直接联系方式
- 网站上的通用工厂照片或库存图片
- 向个人或海外账户付款的请求
b.通信红旗:
- 关于生产能力的模糊答复
- 无法提供具体的技术细节
- 对于基本问题,总是 "向工厂咨询"。
- 在声称的生产时间内延迟回复
c.定价红旗:
- 报价明显高于市场基准
- 无法解释成本细目
- 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隐性收费
如何安全摆脱不良采购代理的 处境
如果您认为您的采购代理欺骗了您,您应立即采取的首要步骤是:缜密记录所有通信和交易,咨询经验丰富的国际法律顾问,谨慎核实制造商的合法性,然后才是开始准备战略性退出计划。
要与欺骗性代理脱钩,需要制定计划以避免报复。
当有人向我们反映采购代理欺诈的情况时,或者在任何情况下,当他们想脱离在中国的代理或供应商时,我们强烈建议他们在跳槽之前,先把整个法律和运营方面的事情处理好。这种准备工作可确保他们得到保护并获得成功。请参阅 "如何安全地将您的制造业迁出中国"。
法律保护框架:
- 知识产权保障:在相关司法管辖区内,以自己的名义而非代理商的名义保护专利、商标、商业秘密和域名,以阻止未经授权的使用或控制。
- 全面的反规避条款:防止代理商联系您的供应商、客户或合作伙伴。
- 可执行的非竞争协议:明确界定限制活动、地理范围和时间段,阻止代理商开展模仿业务或干扰您的供应链。
- 健全的保密条款:保护专有信息、定价数据、客户名单和产品设计不被滥用或泄露。
不要让中间商控制制造业的未来
由于关税已经抬高了产品成本,很少有公司能够承受过高的价格,更不用说为这些抬高的价格支付关税了。
采购代理欺诈不仅代价高昂,还可能危及您的整个业务。每一天未经适当验证都会消耗资源。每一份未经尽职调查而签署的合同都会带来风险。
如果您怀疑采购代理存在欺诈行为,或者只是想保护您的合同、知识产权和供应链,请立即联系我们的国际制造业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