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中国供应链风险:我应该留下还是应该离开,第二部分

这是大卫-亚历山大(David Alexander)*撰写的《化解中国供应链风险:该留还是该走?系列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寻找新供应商的细节。

我们有一个美国客户,在过去的 5-7 年里,他们曾多次向我们提出有关其中国生产基地的协议和流程方面的问题或疑虑。该公司在零售客户中拥有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并拥有一支活跃的销售队伍,在大卖场渠道方面经验丰富,而且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在增长。

尽管该公司规模庞大且不断发展壮大,但他们仍然依赖于中国的中间商,而这些中间商基本上可以全权控制工厂关系并管理所有供应商问题。该公司美国方面从未有人访问过中国,也从未有人涉足过他们的任何工厂。虽然这家公司很少进行研发,但却在新工具和包装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该公司采取 100%买断战略,即不生产或组装任何推向市场的产品。这种情况与其说是一种战略,不如说是 "如果没坏,为什么要修?"的常见模式。

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局势已使这家公司的董事会对其对中国的依赖性产生担忧,而且其一些大客户已开始向其施压,要求其在与中国的关系完全恶化的情况下提出切实可行的缓解计划。他们的产品属于能为零售客户带来可观销售额的类别。该客户的买家和品类管理部门也对持续贸易战的影响高度关注。 2020 年的利润率已经被摊薄,该品牌及其零售商都无法转嫁关税带来的任何额外成本增加。

今年早些时候,我的公司被邀请协助审查他们目前的中国战略,并帮助他们扩大与其他潜在东南亚制造商的联系。虽然这个项目看似简单明了,但经验丰富的采购专业人士都知道,要在另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复制多年来建立起来的供应基地,同时还要面对零售商不接受延期交货、提价或其他干扰,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识别、验证、鉴定

正确的工厂采购流程通常始于对潜在供应商的深入了解,根据国家的不同,这些潜在供应商通常会形成地理集群。根据产品、产量和所需专业技术的不同,潜在供应商可能有数百(甚至数千)家。 开始时的全面研究项目应导致一个采购漏斗,产生一个有限得多的潜在合同制造商子集。

下一步是为工厂参观和审核准备一份专业的产品资料。亲临现场进行操作验证、成本谈判和生产准备是无可替代的。
一份精心设计的定价申请(RFP)和产品资料应包含技术(三维)图纸、材料规格、认证要求、测试细节和年产量。理想情况下,公司应为其品牌组合中的每个 SKU 制定一套完整的标准。

剧透提示:这通常是品牌的 "GO-NO GO "点,因为它们让关键的运营细节落在了一边,想当然地认为供应商会始终如一地支持它们的目标、新产品开发和增长目标。

定制与目录供应商

供应商或合同制造选项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定制或目录。
定制涉及特定的制造工艺,如塑料注塑、滚塑、加塑、吹塑;金属加工--铸造、机加工、焊接、弯曲;切割和缝纫;机电--PCBA、SMT,等等。所有这些综合起来一般都可视为 "装配"。

目录(又称 "现货")是指供应商为现有客户或中国市场生产成品,并提供带有徽标和其他美学变化的自有品牌版本。在某些情况下,还可根据客户要求对产品的合身性、外形或功能进行改动。

以下是定制与目录的通常利弊:

定制制造商

目录制造商

优点 缺点 优点 缺点
独家设计 上市速度较慢 更快进入市场 供应商拥有设计
品牌 "拥有 "知识产权 翻译中丢失的细节 减少翻译中丢失的细节 供应商拥有知识产权
品牌拥有工具 前期费用增加 降低前期成本 供应商可以竞争

新产品介绍

在确定一个好的生产合作伙伴时,我们考虑的一个关键标准是,我们的客户不希望看到他们的供应商在相同的市场上销售相同的产品,从而与他们竞争。
制造商在开发和推出你将从他们那里购买的产品方面投入越多,他们就越不可能承认你拥有最终设计。以下是在确定 "什么"[您的制造商声称拥有最终设计的可能性有多大]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1. 你们是使用自己的员工还是国内的工业设计公司来设计产品?
  2. 谁指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是供应商指定的吗?
  3. 在选择供应商时是否需要任何特定认证,如 CE 或 UL(产品)、ISO(制造合规性)?这些认证的费用由谁支付?供应商是否有现有认证?
  4. 是否围绕产品的匹配、外形和功能制定了专门的文件?

接下来是工程变更管理流程,这时的时间表和里程碑往往会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考虑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1. 程序是临时性的还是严格的?修订编号是否记录清楚?
  2. 最终产品的修改次数和频率。
  3. 合格/不合格测试协议(通常称为公认质量水平测试)

这一切都归结于明确、前期和记录在案的期望和假设。从一开始就在与制造商签订的工作协议中明确这一点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谁来买单? 供应商的频率、复杂程度以及在时间和金钱上的贡献,都会影响其对知识产权的要求程度。

即使在选择生产现成产品的供应商时,也必须了解并确定品牌能够就产品和产品销售地区或市场进行谈判的排他性程度。

在制定和规划在中国以外地区寻找新供应商的战略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研究新的供应商基础所需的时间和费用
  • 未来库存要求(安全库存和最低订购量
  • 双重采购或转移生产的财务分析
  • 是否对资产(工具)进行了妥善记录
  • 因新供应商不可避免地增加重复产品库存而产生的资金成本
  • 新供应商的设立
  • 人员管理时间
  • 差旅费和开办费

没有捷径可走。

* 本篇文章是大卫-亚历山大(David Alexander)系列文章的第二篇。我请大卫撰写这些文章,是因为我们律师事务所和大卫的公司曾在多个国际项目上合作过,我觉得大卫会就当今国际供应链的情况提供一个良好而实用的视角。David 和他的公司Baysource Global自 2005 年以来一直领导着亚洲的合同制造和供应链项目,与领先品牌在战略采购、供应商管理、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整体亚洲供应链战略方面开展合作。

阅读更多

国际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