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 年,"中国加一 "风靡一时,每个人(包括我们)都在谈论企业将所有鸡蛋放在一个 "中国篮子 "里的风险。人们认定,"中国加一 "战略是应对这些风险的方法。这一战略是指企业的部分/大部分产品在中国生产,但另一部分产品在其他地方生产。我认为是麦肯锡或波士顿咨询等咨询公司提出了这一计划,但我不知道事实是否如此。
大约在同一时间,我们的许多客户与我们讨论了 "中国加一 "战略的利弊。我不记得有多少客户与我们讨论过这样的战略,但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假设有 100 个客户。在这 100 个客户中,我估计大约有 50 个客户真正认真研究过这样做的问题。在这 50 人中,我估计发生了以下情况:
1.35 家公司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这些公司认为,自掏腰包的成本和/或其他地方更高的生产成本并不值得将任何生产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地方。
2.八家公司意识到,他们最好把所有产品都放在其他地方生产。我记得一些服装公司和家庭用品公司将其全部生产转移到了越南。一家公司将其所有鞋类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安哥拉,另一家公司将其部分家庭用品的生产全部转移到乌克兰。
3.有 7 家 公司在中国和另一个国家之间分头生产。据我所知,泰国、墨西哥和越南的部分产品被转移到了这些国家。在这些情况下,由于以下一个或多个原因,生产并未全部转移:
-
- 在没有对新国家/供应商进行更多实地测试的情况下,不希望转移所有生产。
- 不想因为新国家的成本较高而转移所有生产。
- 因为他们希望生产多样化,所以不想转移所有生产。
我不知道上述所有公司的现状,但我确实知道,其中一些部分从中国进行多元化生产的公司最终将其生产全部返回中国,而一些一开始部分从中国进行多元化生产的公司最终将其生产全部迁出中国。
我还记得,大多数将生产迁出中国的公司最初都与新供应商在新国家遇到了问题,我发现自己会提醒他们,他们刚进入中国时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总而言之,"中国加一 "战略喜忧参半。事后看来,我的结论是,这一战略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从中国迁出的公司、从中国迁出的产品以及迁入国供应商的质量。
我今天写 "中国加一",是因为这一战略现在正大行其道,尽管它通常被称为 "远离中国的多元化"、"与中国脱钩"(是的,我们的客户就是这么叫的)或 "尽可能地从中国滚出去"。
远离中国的多样化再次以多种形式出现。日经新闻》在《索尼将面向中国和非中国市场的相机生产分开》一文中写道,索尼将其在日本、美国和欧洲销售的所有相机的生产从中国转移到泰国,"这是制造商通过减少对中国的依赖来保护供应链的努力的一部分"。索尼在中国的工厂将继续生产相机,但这些相机将严格面向中国国内市场。
日经新闻》在追溯索尼将生产转移出中国的决定时,提到了索尼是如何在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 "之后,首先转移了运往美国的相机的生产,然后再转移其他产品的生产。
日经新闻》还注意到其他日本公司如何将生产迁出中国,包括佳能将其相机生产的一部分从中国迁回日本,以及大金工业即将生产空调,"无需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
同样,路透社在《台湾富士康和其他企业加快在墨西哥的投资》一文中写道,富士康 "和其他台湾科技供应商正在提高其在墨西哥的产能,以满足北美市场对电动汽车和服务器日益增长的需求"。
我们律师事务所的客户也有类似的计划和实际生产转移,尤其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仅在去年,我们的国际制造业律师就帮助企业将部分或全部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墨西哥、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韩国、台湾、哥伦比亚和秘鲁等地。
与 2014-2015 年相比,如今企业迁出中国的愿望更强烈、更迫切,但实际迁出的企业比例与当年并无太大差别。对于那些选择不把生产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地方的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即使他们真的把生产从中国转移到了其他地方,他们也会从中国获得大量的零部件,因此转移并没有意义。财富》20 强公司的一位供应链高管最近告诉我,尽管媒体一直在吹嘘他的公司已将大量生产迁出中国,但该公司在中国以外生产的大部分产品仍主要由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组成。
然而,我预计外国对中国零部件的需求将逐渐消失。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将其生产迁出中国,更多的零部件制造商也正在并将继续将其生产迁出中国。这将导致更多公司迁出中国,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使更多零部件制造商也迁出中国。这种情况已经在某些行业出现,但进展缓慢。我还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零部件制造商将生产转移到越南和墨西哥等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好事,因为它增加了希望迁出中国的公司的选择,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坏事,因为它大大增加了弄清楚任何特定产品的原产地/关税/关税的复杂性。请参阅《中美关税》:您现在能做什么?
为了 UCMCA 或美国关税的目的,在墨西哥用 50 个零部件制造的手机充电器实际上是在墨西哥制造的吗?如果其中 22 个零部件直接来自中国,12 个来自墨西哥的中国制造商,其余来自墨西哥或美国制造商呢?在墨西哥的中国制造商是真的在墨西哥生产零部件,还是只是将这些零部件从中国运到墨西哥?请参阅《避免对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实质性转变是关键。